让中国电影“封神”的功臣 正沦为全民公敌(组图)

最近上映的《007:无暇赴死》,被网友骂惨了。

“毫无观影体验”、“这是电影工业的倒退”、“滚出中国!”

观众如此激动,不是因为007是“辱华烂片”,而是因为它的3D版体验太差。

亮度比2D降低四倍,清晰度还从4K降到了2K,有时根本看不清人。

不仅骂,影迷为防止观众被坑,还做了多张“拒绝3D”的讽刺海报,比官方还精细。

同样“获此殊荣”,被网友狂批的,还有前一段时间上映的《沙丘》3D版。

这种对3D电影的集体讨伐,很难想象会在全球第一大3D电影市场的中国发生。

3D电影在中国火了11年,观众却早就忍不了了。


花1500元,

也要看一场3D《阿凡达》

3D电影,在中国曾是大片的代名词。

从2008年上映的《地心历险记》开始,3D电影就在国内开始了它的“圈钱之旅”。

对当时的观众来说,40块钱的3D电影票是“天价”,但就算这样,它依旧在国内有着6000万票房。

2010年上映的《阿凡达》,更掀起了一场传奇。

为了看场3D版的《阿凡达》,观众可以守着市内仅有的几家3D影院,通宵排队,抢一张120元的电影票。

在购物网站上,《阿凡达》的当天黄牛票甚至能到1500元!被炒到500元的《复联4》首发票也只能甘拜下风。

有的影院因放映《阿凡达》过于密集而导致设备烧损,不得不中断播放,经理甚至当众下跪道歉。

在上映一个月后,《阿凡达》的排队盛况依然不减,上海观众八点起床,都不一定能抢到票。

《阿凡达》之后,国内的3D电影产业开始井喷,一年内,全国的IMAX影院就从13家飙升到了100家。

导演卡梅隆也在国内“登上神坛”,重映的3D版《泰坦尼克号》,虽然是2D转制作品,但拿下了近10亿元票房,比美国本土还高三倍。

在疯狂的3D电影热潮下,对电影市场一向严格的我国,也罕见的“松了口”。

2012年,中国和美国签署协议,放宽了电影引进的数量限制。不仅增加了14部3D影片,美国片方提成也翻了一倍。

政策影响下,《环太平洋》《地心引力》、漫威电影等一大批影迷津津乐道的3D电影,顺利进入国内。

国内的《龙门飞甲》《画皮2》《智取威虎山》也轮番打破票房纪录,把国产片的票房上限从5亿提高到了10亿,再到20亿。

3D电影,正式成为了“大片”的代名词。

《流浪地球》就是国产3D大片的代表

3D电影最火爆的2016年,中国上映的3D影片数量占总数的15%,票房却达到了总数的69%,超过300亿。

像《速度与激情8》,它的3D票房,足足是2D票房的43倍!

3D电影的超高票房,让全国像打了鸡血一样,疯狂铺设3D影院。

如今,国内有88%的电影银幕是3D的,总数量是全球的一半,

除了电影院,观众也对“3D大片”非常追捧。

例如在2017年,3D的《全球风暴》和2D的《银翼杀手2049》同期上映,尽管《全球风暴》是个烂片,但靠着“3D大片”的名号,票房还是远胜过有王牌摄影师加持的银翼杀手。

不夸张地说,中国观众对3D的信任,把3D电影送上了王座。


3D电影的“无上光环”,被“粗制滥造”毁个粉碎

但如今,3D电影却从一项震撼的技术,变成了电影业界的“圈钱利器”。

在《阿凡达》大获成功后,国内就刮起了一阵“3D”热,不论好片烂片,上映都要做一个3D版。

号称“国内第一部全3D电影”的《堂吉可德》,不仅大场面寥寥,剧情还稀烂,评分只有4.4。

粗制滥造的3D还被观众怒喷:“只有字幕是3D的”。

结果《堂吉可德》还是借着3D的东风,拿下3700万的票房。

只能说,卡梅隆把3D电影提到了本不属于它的高度。

受此鼓舞,国内的3D烂片呈铺天盖地之势。

如果说国产3D影片,是在剧情上折磨观众,那么海外3D对观众的摧残,则直接上升到了生理层面。

很多3D大片,观众满心欢喜买票进场,结果发现,亮度和2D版相差甚远,丰富的色彩全被“抹平”了。

看黑夜中的任何细节,都要眯着眼看。

最著名的3D翻车事件,还要数2016年上映的《谍影重重5》。

影片上映时,当时的热评不是在讨论剧情,而是清一色的“看吐了”,逼得环球影业不得不出来道歉。

《谍影重重5》中,导演采用了大量的镜头摇晃、快速剪辑的效果,每个镜头平均不到一秒。

最终3D效果把《谍影重重》变成了“叠影重重”,观众跟着一起晕。

有观众评论:“看这部电影,得备一瓶晕车药。”

但就算口碑如此差,《谍影重重5》的3D版依旧有着2.8亿的票房,超过其1.2亿的2D票房两倍有余。

自此海外片方更加借着3D势头,疯狂圈钱。

片方赚够了,观众看3D电影却如履薄冰,每个电影都需要粉丝前去“踩雷”。

喜欢把观众晃晕的娄烨成了计量单位

一些影迷,通过大规模抵制、给总部发邮件的手段,逼着片方成功引进2D版本。

但更多的观众,选择了“用脚投票”,宁愿看盗版资源,也不愿受劣质3D的摧残。

2017年后,国内3D电影的票房占比就从60%下滑到了40%。

国外更是如此,从2010年开始,北美3D电影的票房占比就不断下滑,如今不到20%。

梦工厂的CEO惊呼:“3D电影被我们毁了。”

比“人傻钱多”更惨的,是被资本逼着当韭菜

其实,不少导演也对业界泛滥的3D感到不满。

著名导演诺兰,是出了名的不喜欢3D电影,他说:“没人真正喜欢3D电影,大多数人爱它只是为了赚钱。”

这次《沙丘》的导演丹尼斯·维伦纽瓦,也炮轰3D电影“比起IMAX 2D,3D就是个‘小玩意’”。

但在资本运作下,3D之风不仅没有消弭,反而愈演愈烈。

1. 片方盲目上3D,中国成特供区

从《画皮2》开始,中国就有一个特殊的“3D特供版”,只有3D版上映。想换都没办法。

观众对“特供3D”骂了9年,但从《画皮2》到《沙丘》,它还是阴魂不散。

最该背锅的,是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方,只要上马3D电影,票价就能立刻提高20%-30%。

虽然在如今,中国3D银幕的增速已经快过票房,3D电影的边际效应在降低,但为了利润,哪怕被痛骂,引进方依然痴迷于3D版。

哪怕是维伦纽瓦,前脚刚喷完3D,后脚也得老实给中国特供版《沙丘》做广告。

只要有钱赚,片方就不可能收手。

2.院线为了利润,放映偷工减料

在3D热潮中赚得盘满钵满的,还有电影院。

不仅票价更贵,影院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偷工减料。

如今的3D影院,很多放映机的灯泡亮度,只有标准亮度的70%,有的灯泡过期了,影院还在用。

更聪明的影院,深谙人眼的适应能力,一开始灯光拉满,然后慢慢把亮度调暗,观众也看不出来。

影院的这点花招,业界当然心知肚明,在《变形金刚3》上映的时候,导演迈克尔·贝就呼吁影院“把灯光开亮一点”,但还是无济于事。

3.技术方审核“不讲究”,大量电影滥竽充数

劣质3D电影的泛滥,以IMAX 3D为代表的技术方也难辞其咎。

严格来讲,真正的3D影片,应该全程由两台摄像机摄像,再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成片。

但为了拓宽收入来源,各大技术方纷纷提出了“转制”方案,通过分层、抠像技术,将2D镜头转制为3D电影。

起初,“片方转制”还是精良的代名词,《泰坦尼克号》的转制就花了8000万美元,耗时一年半,一帧帧微调,就算这样,卡梅隆也只称呼它为“2.99D”。

但不是所有导演都是卡梅隆,后来,大多数电影只需要花500万人民币加3个月时间就能搞定,每年IMAX中国都要转制四十余部电影。

转制而成的“假3D”电影比比皆是,如今好莱坞的“大片担当”漫威,也只有在《复联4》达成了全3D制作。

在好莱坞,也没有几部电影是真3D

图片来源:澎湃·美数课

一个名叫realorfake3d的网站就曾统计过,2009年,真3D电影数量还是假3D电影的两倍多,但现在,假3D电影的数量,已经是真3D的十倍以上。

片方、技术到院线的贪婪,结果只能让消费者买单。

结 语:

对于如今的观众,3D圈钱的套路正在失灵。

就连迪士尼,也不再是票房的“万灵药”。

《狮子王》《星球大战》《花木兰》,每一部电影的投资制作规模,都是旧版的好几倍。

但最后这些影片的口碑,根本无法和前辈相提并论,票房也不好看。

口碑崩盘,不是技术差了,而是观众对3D的迷信变少了。

如果还有人执迷不悟的话,消费者就会用票房告诉他:

哪怕技术提升到6D,烂片也还是烂片。

推荐阅读